2013年9月19日 星期四

經驗分享

經驗分享

分類:考察考試
2009/07/17 23:50
有位朋友本次高普考考完   自覺考得不好
心裡有些疑問   來信問吾人
吾人把回信貼出   供作經驗分享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某某您好:

    讀完您的來信,當然我會有一定的想法,也僅只是供您參考,您仍須斟酌您實際的狀況。盼望此信能對您有助益。

    我知道高普考是連考5天,最後一天與其說在考智力,不如說在考體力。所幸當年我每週運動3次左右,每次30分鐘以上,夾雜跑步、自我重量訓練等等,體力應是比一般考生好。我的高中同學,考到第5天看錯題目,並非近視突然加深,而是體力突然下降,才會看錯題目,他當年落榜。體力不夠時,做任何事,出錯的機率都將提高。

    我經常在慢跑中,思索一些觀念(包含自創的觀念),想想哪裡說不通,或做「抽象」(因沒紙筆)的計算演練,藉以比較各種解法可能遭遇的困難點。後來,才發現一些著名的大學教授,也經常在慢跑或游泳中,突破觀念。

    我個人應考策略及以前轉學考經驗顯示,「高低分互補」上榜是相對危險的策略,應該設法把弱科補上來,形成平均強的場面,比較容易上榜。我不太習慣追求單科超強,那反而暗示時間分配有問題。

    減少計算錯的策略,應靠平常演算時養成,而非考試當天忽然養成。也就是平常讀書演算時,要關機、隔絕外務,杜絕不必要的連絡,尋求條件足夠好的環境,這樣精神才能集中。

    算考古題中,我有時會嘗試以自己的邏輯思維解題,訓練獨立思考的能力,不完全依賴題解的答案。如果我認為自己的邏輯解題沒問題,答案卻與題解不一樣,便會去拜訪老師,尋求關鍵突破。培養了獨立思考能力,若在考場見到新題型,我解出了機率就比別人高很多了。

    我不是每次考試都表現完美,所以每次考完最後一堂,都會在教室留下來寫「本次考試經驗檢討」,在印象最深刻,或最扼腕的時候,記錄下該改善的缺點,以及改善的方法,下一次就會更順手。

    至於一天要考幾堂,或考幾科,或看見題目長怎樣,我從來不放在心上,因為別人也必須面對此狀況,所以我不該為此狀況唉唉叫,大家是立足點平等,我只要沉著冷靜,就可以看到別人忍不住哀哀叫了。所以,我是很冷靜的考試,題目易時不高興,難時不難過,心情不隨之起伏,才較能展現出正常水準。

    我想,備考期間,除了作息正常外,也要加強自己心理素質。什麼是心理素質呢?可參考NBA季後賽,菜鳥球隊打進季後賽,幾乎一定會輸的,不可能拿到冠軍,它不是球隊球技不夠強,而是心理素質不夠強,到了季後賽第四節最後十秒,全隊就變得不會打球了。球評常常在講,「這就是老將的價值」,意指老將心理素質超強,遠不是菜鳥能比。

    我如何加強我的心理素質?
    第一是正面思考。考場危機(指難題)來時,慌張或大聲喊叫並沒有用,只是浪費有限的時間。告訴自己「只要比別人不慌張,比他更快冷靜下來思考,解出的機率就會比他大」。

    第二是仍以正常的速度解題。4題裡總會有2~3題為一般題型,應該先算它們,算完它們再檢查兩次,確定75分落袋為安後,再去碰觸最難的那一題。有了75分,情緒會穩定很多,我知道紮實的拿下這75分,是很多眼高手低的人,實際上所辦不到的。

    第三是過去的經驗。過去當兵經歷過很苦很苦很苦的事,性命攸關的事。再回頭看看搖筆桿寫考卷這種事,實在輕鬆到讓我緊張不起來。大概不能再請你回去當兵,不過,若放榜那天你落榜,你就逐漸有「困苦」的氛圍了,不見得全是壞事。

    最後,請您界定自己人生的價值觀、目標。縱然我不知道您已經考多久,縱然我不知道您是不是全職考生,我都一定會請您思考「自己人生的價值觀、目標」。價值觀是多元的,不一定要和您周圍朋友一樣,更不須和我一樣,你要很確定自己的目標,做起來才會充滿幹勁,充滿熱忱,「凍蓋固」。

    以上僅為弟的一得之愚。

    敬祝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深思有得      紀律嚴謹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歐陽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