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
這幾天讀到結構學的功能原理,
一點fu都没有~~~雖是中文,確有如外文~~
昨天,再讀到薦任升等精解的材力非對稱彎曲應力,
更是灰心~~那是98年的考題,
今年如果再考,我看了解答,肯定自己還是不會~~,
想起某人的書上曾寫道,
國考是不可能有準備好的一天,
對我而這,這句話倒是真的!!
連主軸是什麼都不會算~~,對自己很失望~~
想說把毛神的材力拿來看,
又覺得時間不夠了~~心裏慌得很....
先講一個故事吧!
會長在準備結構技師考試的某一晚,從圖書館回來,年輕的朋友說:「讀完了沒呀?」一怔,心裡先想的是「什麼叫讀完?國中、高中考英文時,最著名的就是『考英文沒範圍』,那麼,高中聯考、大學聯考,什麼叫讀完?」
考聯考、建築師、會計師、技師、高考、普考等等,根本沒有所謂的「讀完」。就像武俠小說裡,武功絕對沒有練完的一天,但或許有顧劍茫茫,找不到對手的一天。換角度講,哪一位大學畢業生是修的課程都學會了,才拿畢業證書?
以上先回復您的一個疑問。
第二,98年的考題,材力考非對稱彎曲應力,會長相信超過一半的上榜者都是不會寫,那他(她)「憑什麼」上榜?這讓你想一想,也許結果讓你高興。
第三,你需要建立讀書計畫,照自己的節奏舞劍,心慌顯然沒計劃了。讓別人心慌,讓別人落榜,自己先穩定,就先上榜。自己閉門造車,好嗎?你有去主動求訪能幫助你的人嗎?你對上榜夠熱忱嗎?不是聽你講,而是看你做什麼。
舉例:會長曾經為了問問題,找成大、台大教授,大部分是不認識的。會長打電話、敲門就進去問,被罵出來也有,被招待也有,說我沒空也有,「自己找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」,這是為自己拼命的起點啊!被罵出來又怎樣呢?如果這是最壞狀況,這真是太棒了,原來「最壞狀況」就只是這樣呀!那我鐵定成功。
成功者的基本心態,一開始就跟失敗者不一樣,而不是等到放榜那一天,才發現雙方不一樣。
沈佳宜戳我 心裏還甜甜的
教授戳我 心裏..............嗯
很難簡單論定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