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9月20日 星期五

路見不平 如何拔刀相助??

分類:生活小想

2009/10/05 10:15

望著窗外的風雨,心想國小課本說,台灣是如何的一個「寶島」,現在旱災要靠水災來救,水災可以掃掉一群內閣官員,只要命夠長,網友也可以坐到閣揆的位置。

在都會區裡舉辦馬拉松比賽,總是可以遇見憤怒的臉龐。20072008台北ING馬拉松,部份時段封鎖周邊道路,摩托車、汽車等等不准過,有著急如焚的小貨車駕駛,高分貝的問著警員如何才能開到某某地上班(聽不清楚,好像是基隆);也有穿著拖鞋的中年男子,大聲質問警察「我的飛機起飛了,你賠得起嗎?」;也有提著菜籃的主婦,問警察,我現在要怎麼走如何才能回家?

昨天,2009,台中市區辦馬拉松賽,果然,又有機車騎士,在中港路上口不擇言「幹」起交通警察了。

慢慢跑過路口的吾人,其實心中是五味雜陳的。

馬拉松大概是最便宜的大型活動,辦一場高爾夫菁英賽的錢,可以辦20場馬拉松。在台灣,1場馬拉松的參賽人群,恐怕是高爾夫菁英賽參賽人群的上百倍。你想參加馬拉松,繳700元就有號碼布,想參加精英賽,不知要繳多少錢?地方執政者如果想號召運動的選票,很難叫他捨馬拉松而就精英賽。

要有時間運動,不論是跑步或網球,首先要先解決掉民生問題。如果還在為下一餐掙扎,那怎麼會有閒情逸致搞這些奢侈活動?如果我週日一大早還要趕去基隆上班,那我恐怕不是朝九晚五的上班族,較有可能的是為了下一餐奔波,為了子女學費奔波的家長。我平常怎麼會知道台北市政府某一天早上要封鎖中山北路?

看著中山北路小貨車駕駛著急的臉龐漸漸消失,從很多角度來想,參賽者相對是夠幸福的了,他們可能大部分是中產階級。

那麼,每個路口的警察呢?他的職責是封鎖路口,這是長官交代下來的命令,穿制服的他,現在就是做這個工作。被擋下來的民眾,有的摸摸鼻子折返,有的破口大罵,您覺得那警察是「真倒楣,變成出氣筒」還是「應該罵回去」還是「老子不幹了」還是同意「市長決定辦這個比賽真垃圾」。假如時空轉換,你變成那位警察,你會怎麼辦?

那麼,被攔下的民眾呢?他或許急著回家做早餐給小朋友吃,或許趕著周日上班,為三餐溫飽搏命,現在被攔下來了,左看右看,沿線每個路口都封鎖,心裡越來越著急。您覺得那民眾該不該認為「真倒楣,為什麼是我?」還是「媽的,政府宣導、配套措施不足」還是「市長決定辦這個比賽真垃圾」還是「我要申請國賠,賠償我趕不上飛機所衍生的損失」。假如時空轉換,你變成那位民眾,你會怎麼辦?

在我們還不是當事人之前,心平氣和的設身處地想一想,不知對未來的作為,會不會產生影響?

下一件事情,您可能就是當事人了。

決定辦比賽,就像拍板決定某項政策一樣(ex:發放老人年金、不准使用可程式型計算機…等等),絕對有人爽,有人幹,我們有沒有在各種環境下,處之泰然的想法、作法或哲學呢?

跑上了陸橋,又跑上了74快速道路,忽然想到快速道路兩端也被封鎖了;一支一支測超速的攝影機,好像警告吾人不要跑太快…,拍照很貴的。

回到夏綠地公園,脫掉慢跑鞋一看,底紋磨平近一半,旁邊的賢拜說「鞋子該換了」。路跑,絕對不只是路跑而已,換鞋容易,但2小時的思緒,迴盪久久,無法散去。年底台北市富邦馬拉松,憤怒的臉龐、市民的褓母,我們再見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